小长假“新中式”旅游火热

中秋花灯表演队伍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巡游。新华社发(施亚磊摄)

中秋假期,福建省文旅市场持续火热,累计接待游客686.15万人次,游客旅游花费达51.96亿元。福建山海月色、中秋民俗、脱胎于地方文化的新业态等,共同掀起一波以传统文化体验为核心的“新中式”旅游热潮。

言及中秋,绕不开天上明月。据联通大数据测算,中秋假期福建省日均夜间客流达205.8万人次。其中,以赏月为主题的夜游占了主导。

夜色渐浓,宁德市霞浦县海边滩涂几个热门摄影机位旁依旧人影绰绰,不少摄影爱好者守候在此,等待用相机记录下“海上生明月”的浪漫一瞬。山海风光无限,又有明月相佐,这座滨海小城高涨的人气因中秋美景再“添了把火”。

“假期三天的房间提前一周就被订满,还不断有客人来电询问有没有空房。”霞浦县三沙镇画本里民宿负责人陈卫东告诉记者,假期在镇里举办的“山海市集”、海洋文化周等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不少住客前去品尝秋日丰收的山海美食,听民谣、看戏曲,在月下对饮品茗至深夜方归。

福建省居民节前出游调查数据显示,假期选择在本地及周边地市“短途游”的居民比例超七成。邻近地区不同的中秋民俗成为吸引周边游客短途出行的“主力军”,城市公园、休闲街区、近郊乡村等则凭借着浓厚的节日氛围成为热门出行目的地。

中秋节当天,莆田市荔城区北大村荔林水乡公园的中秋游园会现场人头攒动。花灯猜谜、飞花接令、投壶等一系列活动,引得人们跃跃欲试,而白塘玩月、流放平安灯等莆田独有的中秋习俗,更让不少游客眼前一亮。

游客吴晓芸带着女儿从邻市泉州专程来到莆田过中秋。她说,假期紧凑不想走得太远,到莆田游园既不必花太多时间赶路,又能让孩子感受与家乡不同的中秋习俗,是不错的出游选择。

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推广科副科长李锋介绍,为丰富游客体验,莆田街头巷尾开展了民俗体验、非遗展演等活动,并发布10条精品赏秋路线,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全面展示城市的人文底蕴和民俗风情,让游客能更直观地感受中秋佳节的传统文化之美。

此外,一些脱胎于地方文化的新旅游业态,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假期期间,在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古厝门楣旁、小弄深巷中,随处可见身着汉服,头簪三条剑型银发簪的游客拍照打卡,引得往来行人纷纷侧目。

“这种妆造称为‘三条簪’,是已经沉寂了近百年的福州女性传统妆造。”汉服妆造师黄秋辉最早开始着手复原“三条簪”妆造,并尝试将之与当下热门的变装旅拍相结合。在她看来,游客前来体验“三条簪”,不仅是出于对这种独特妆造的喜爱,也是对“三条簪”背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本地特色文化挖掘与热门业态开发,共同促成了‘三条簪’妆造体验的火热。”福建省文化和旅游促进会副会长吴立官分析,当前游客出行更注重具有差异化的体验和互动,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业态,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更容易引起游客共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滚雪球吧 - 让财富的雪球滚起来 » 小长假“新中式”旅游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