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 张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金融领域改革被多次提及,强调了金融工作的两大任务: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文化作为金融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金融行业的形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以及推动金融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在我国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因此,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对于提升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金融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背景与意义
金融文化是指人们对于金融行为、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认知、理解和价值观念的总和,在一个健康的金融文化下,人们能够更加理性地参与金融活动,从而推动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金融文化背后的意义在于提升金融体系的效率和规范化水平,一个具备良好金融文化的社会,其公众对于金融知识和风险管理有着较高的了解和认知。这不仅有助于减少金融欺诈和投机行为的发生,还能够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顺畅度和稳定性。培育金融文化还可以提升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投资意识,通过普及金融知识和教育,人们能够更好地利用金融工具,合理设置自己的财务目标,制定理财规划,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活质量。
二、国内外金融文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金融文化研究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在国际层面,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金融文化研究机构和学术团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项目。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对于金融行业的发展和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近年来,金融文化研究逐渐成为了重点领域之一。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相继成立了金融文化研究中心或者专门的研究团队,致力于探索金融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内容包括金融文化对投资行为的影响、金融产品的文化创新、传统文化对金融发展的启示等方面。一些金融机构也开始重视金融文化研究,将其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人才培养。然而,与国内外金融文化研究的重要性相比,相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待提高。目前,国内金融文化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术交流平台不够完善、研究方法不够丰富多样等。
三、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定义
国内金融文化是指在金融领域中形成并体现的一系列具有独特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风俗习惯的文化现象。它包括了金融活动所依托的法律、道德、信任、责任等价值观念和规范,以及人们在金融交往中的行为方式、商业信誉、金融风险应对策略等方面的共同认知和共识。
1. 国内金融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稳定性。金融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积淀和历史沉淀,在长期的金融实践和文化传承中形成。它具有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规范,对金融从业者和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起着指导作用。
2. 国内金融文化还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活动越来越涉及不同国家、地区和文化背景的交汇和对接。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金融文化,表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3. 国内金融文化还具有适应性和创新性,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金融文化必须具备适应和应对的能力。它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技术和新的金融市场形态。
(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素
风险管理是国内金融文化的核心之一。在金融领域,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国内金融文化强调风险认知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性。金融从业者和投资者需要具备辨识和评估风险的能力,以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利益。诚信和合规是国内金融文化的重要特征,由于金融涉及大量的资金和交易,诚信和合规成为维护金融秩序和信任的基石。国内金融文化鼓励金融从业者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建立良好的信用记录,并且对违反行业规定的行为零容忍。创新与适应性是国内金融文化的重要特点,金融领域发展迅速,技术和市场的变化不断推动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国内金融文化鼓励金融从业者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科技应用,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社会责任是国内金融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金融活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国内金融文化倡导金融机构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
(三)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色
国内金融文化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色是指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背景下,国内金融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和特征。一方面,金融文化的时代特征体现在与金融业发展相适应的特点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金融行业不断演变和创新,以满足不同时代的金融需求。例如,在数字化时代,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对金融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便利性。另一方面,国内金融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指不同民族间的金融观念、价值观和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会对金融行为和金融制度产生明显的影响。例如,一些民族在金融交易中注重信用与人际关系,而另一些民族则更注重法律和规章制度。然后,金融文化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也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会促进金融文化的演进,而不同民族的特点也会影响金融行为和金融制度。例如,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国家都积极探索金融科技的应用,这一发展趋势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共性,但在具体实践中又可能因各国的历史和文化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四、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金融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第一,国内金融文化的全面建设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发展和健康运行。通过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和道德教育,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职业操守,有效减少了金融风险,保护了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安全。第二,国内金融文化的发展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创新与改革。通过倡导金融公平、规范和透明原则,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公众,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推动了金融业务的多样化和市场的竞争性。第三,国内金融文化的建设加强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金融知识普及。通过加强金融教育和宣传,提升公众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水平,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提高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意识和能力,有效预防了金融欺诈和不当销售行为。第四,国内金融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国际金融合作与交流。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的金融管理经验和制度机制,拓宽了我国金融业的国际视野,提高了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金融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1. 金融文化意识的普及程度不高是当前的一个主要问题。许多人对于金融知识的了解仍然较为匮乏,缺乏正确的金融观念和投资理念。这使得金融市场容易受到投机行为的干扰,给金融稳定性和风险控制带来困难。
2. 金融行业内部的道德风险是亟待解决的挑战之一。虽然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提升,但仍存在一些不良从业行为,如不当销售、操纵市场等行为,给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害,并对金融市场的公信力带来负面影响。
3. 金融产品的信息透明度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有些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设计和销售过程中,未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披露,导致消费者在选择和使用金融产品时缺乏充分的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增加了投资风险。
4. 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兴金融业务和技术手段的应用给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三)国内外金融文化发展的比较与借鉴
1. 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建设是值得借鉴的一项经验。例如,伦敦、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以其良好的金融生态系统和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和人才。可以学习其建设思路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升自身金融影响力和竞争力。
2. 金融教育与金融普及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国外一些发达经济体在金融教育方面注重培养公众的金融素质,并建立了多层次的金融知识普及渠道;可以借鉴其开展金融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金融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3. 金融监管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金融监管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如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英国的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等;可以借鉴其监管机构的组织架构和监管手段,加强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4. 金融科技创新是国内外金融发展的一个共同方向。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如移动支付、区块链等。可以学习其技术研发和应用经验,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普及程度。
五、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策略
(一)加强金融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积极培育国内金融文化需要加强金融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第一,先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通过深入研究国内外金融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为金融文化建设提供明确的指导。
第二,加强金融文化法律法规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明确金融文化建设的法律责任和规范;加强对金融文化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解读,提高社会对金融文化建设的重视度和遵从度。
第三,加强金融文化人才培育,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政策,鼓励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加强金融文化人才培养,培养出一批专业化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金融文化人才。此外,还要加强金融文化人才队伍的交流和合作,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参与国内金融文化建设。
第四,加强金融文化宣传和推广。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增强公众对金融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培养良好的金融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加强对金融文化的解读和阐释,为公众提供全面准确的金融文化信息。
最后,要加强金融文化研究和创新,加强对金融文化的研究,探索符合国内国情的金融文化发展路径和模式。要鼓励创新,推动金融文化与科技、创意等领域的融合,为金融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积极培育国内金融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策略是在金融领域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用。需要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金融行业的各个方面,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金融监管,推动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遵守诚信、尊重社会公共利益、履行社会责任等价值观。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引导他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做到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服务社会。其次,需要加强金融文化宣传和教育,提升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如媒体宣传、金融论坛等,向公众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案例和好的典范,激发公众的共鸣和认同。通过加强金融教育,培养公众正确的金融观念和价值取向,引导他们形成理性消费、合理投资的意识。再次,要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社会责任意识。金融机构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鼓励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和融资,增强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感。最后,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政府部门合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为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提供支持和指导;与教育机构合作,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金融专业人才;与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推动金融文化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三)推动金融创新与金融文化的融合
1. 建立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进行积极的创新实践。通过制定开放、灵活的政策和规定,为金融科技、数字货币、区块链等新兴领域的创新提供支持和激励,营造出有利于金融创新的氛围和条件。
2. 加强金融创新与传统金融文化的对接和融合。传统金融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如诚信、稳健、审慎等。在金融创新中,需要注重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新产品、新服务的设计与实施中,保持金融行为的稳健和可持续性,确保金融创新的风险可控。
3. 加强金融创新的宣传和教育,使公众理解和认同金融创新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培训课程等方式,提高公众对金融创新的认知水平,增强他们对金融创新的积极态度和参与意愿。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确保金融创新能够真正为人民群众带来实际利益。
4. 注重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协调与平衡,金融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和挑战,所以监管机构在金融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和评估,制定相应的规则和标准,确保金融创新的合规性和稳定性。同时,要注重监管与创新的平衡,既要推动金融创新,又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四)提升金融从业者的文化素养与职业道德
通过开展专业的文化素养培训课程,着重强调金融行业的历史、哲学、伦理等方面的知识,让从业者深入理解中国金融文化的内涵与精神,以此作为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的基础。建立健全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明确金融从业者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则,强调诚信、公正、责任等价值观念,促使从业者具备正确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意识。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从业者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行为习惯。金融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压力和挑战,要求从业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能力。应注重培养金融从业者的人文关怀、人格修养等方面的素质,鼓励他们通过文化艺术、哲学思考等途径来提升自己的内涵和境界。通过树立优秀金融从业者的典型形象,宣传他们的成就和品德修养,为其他从业者树立榜样,引导他们向优秀的方向迈进。建立奖励机制,表彰那些在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方面有杰出表现的金融从业者,激发更多人向优秀的目标努力。
(五)加强金融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通过各类媒体平台、网络社交工具以及线下活动等方式,广泛宣传国内金融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向公众传递金融知识和理念。利用高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展示金融文化的形式,提升传播效果和观众体验。需要激发金融从业者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金融文化的交流活动。组织金融论坛、研讨会、培训班等平台,定期邀请业内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推动金融从业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除此,还可以组织相关比赛、奖项评选等活动,鼓励金融从业者展示个人才华,促进金融文化交流和碰撞。通过开展国际交流访问、合作研究项目等形式,与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和专业机构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成果。积极参与国际性的金融文化交流平台和活动,扩大国内金融文化的影响力和认知度。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推动金融文化的数字化建设。通过建立金融文化知识库、在线学习平台等,集中整理和传播金融文化的相关资料和资源,方便公众和从业者进行学习和了解。在数字化建设中还可以引入互动性强、个性化定制的元素,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六、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作用与影响
(一)提升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金融文化可以提高中国金融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国际化视野。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金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金融从业人员能够更好地把握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化趋势,并将其融入到自身的工作实践中。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创新能力和决策机制,在国际竞争中更具优势。
以金融文化为桥梁,中国金融机构能够更加融入国际金融体系,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和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通过多边和双边合作,中国金融业可以与国际间的金融精英进行深入对话与经验分享,拓宽合作领域,共同推动全球金融市场稳定与发展;通过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和传播金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国金融机构能够树立起以诚信、规范、责任为核心的企业形象,提升国际合作伙伴的信任度;国内金融文化强调稳健经营和风险管理,有助于增强中国金融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升国际投资者的信心;作为中国金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金融文化注重技术创新和跨界融合,在数字金融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理念,结合中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推动数字金融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业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竞争力。
(二)增强中国金融业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金融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中国金融业的国际话语权产生影响。一方面,中国金融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可以帮助提升中国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进而增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中国金融文化能够展示中国金融业在众多国际竞争对手中的独特性和优势,促使国际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关注和信任。另一方面,中国金融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和经验智慧有助于塑造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形象,为中国金融机构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供基础。通过宣传和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中国金融机构能够打破国际金融市场对于西方金融体系的垄断,展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另外,中国金融文化通过强调稳健与长远发展的理念,有助于引导中国金融机构在国际舞台上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中国金融文化鼓励金融机构注重合规经营、稳健财务和社会责任,从而提高中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促进全球金融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中国金融文化作为中国独特的金融传统和智慧的体现,可以通过交流与互鉴的方式,丰富和完善全球金融文化,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金融理念和实践相互融合。中国金融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有助于加强不同金融体系之间的合作与协调。通过了解和学习不同金融文化的经验和教训,各国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和挑战。不同国家的金融机构可以借鉴彼此的成功经验,促进技术和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构建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全球金融体系。中国金融文化的交流与互鉴还有助于提升全球金融业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水平。各国金融机构可以在交流中分享风险管理策略、监管政策和实践经验,共同应对全球金融风险和挑战。通过加强有效的跨国合作和协调,可以建立更加稳定和安全的全球金融体系,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金融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推动金融创新与金融文化的深度融合,提升金融从业者的文化素养与职业道德,加强金融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培育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金融文化,为中国金融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金融文化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金融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必然要求。未来,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引领下,中国金融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校对:苏焕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滚雪球吧 - 让财富的雪球滚起来 »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