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野马财经
监管的“婆婆”,阿里巴巴为何要找二个?答案就是“婆婆”多了虽然麻烦多一倍,但是好处也是双重的!
8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宣布新增中国香港为主要上市地,将于8月2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主要上市,成为在港交所、纽交所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不过,公告还显示,阿里巴巴在香港双重主要上市不涉及新股发行和融资。
有网友表示,阿里巴巴之前已经在香港二次上市了,为什么又要在香港双重主要上市?
其实,作为电商巨头的阿里巴巴,虽然在美股和港股都有上市。但以前在港股是 “二次上市”的状态,就像个“分部”。现在,公司“双重主要上市”,意味着公司在港股和美股上都是“主场”,就算美股那边有“风吹草动”,港股这边也能“稳如磐石”。
互联网行业分析师丁道师进一步分析道,这就像一瓶水,在超市A卖1元,在超市B可能卖2元。即使企业在美股退市,也不会影响在港股的上市地位。此前,中概股回港上市以“二次上市”的形式为主,这种模式下,上市公司在香港市场的股价表现、上市地位与国外市场密切相关。现在,双重主要上市的话,美股跌了,港股也可能涨。
不过,双重主要上市也意味着双重监管。艾媒咨询CEO沈萌提醒,以前,“二次上市”将以第一上市地的监管为准,而转为“双重主要上市”意味着香港也将成为阿里巴巴的主要监管区、以及主要的交易市场。
市场对此消息也有所反映。截至2024年8月23日,阿里巴巴港股股价上涨1.22%,报收于82.65港元/股,市值为1.7万亿港元。那阿里巴巴,为何宁愿被双重监管,也要选择赴港双重上市呢?
回港背后,降低美股单一市场风险
阿里巴巴的“双重上市”计划,其实早在2022年就已萌芽,而公司与港股的渊源也不浅。
早在2007年,阿里巴巴的B2B业务就曾在香港上市过,后来这部分业务在2012年被私有化退市。
再到2014年,阿里巴巴因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一种变相的双重投票权制度),而不被当时贯彻“同股同权”的香港联交所上所接受,因此,阿里巴巴选择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2018年,香港联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后,决定接受双重架构治理的企业。虽然阿里巴巴在2019年以“二次上市”模式回归港股,但纽约仍是其主要上市地。
2022年7月26日,阿里巴巴在港股申请主要上市地,迈出了双重主要上市的步伐。彼时,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这个决定是希望让更广泛多元的投资者,尤其是阿里巴巴数字生态参与者,能共享阿里巴巴的成长和未来。
然而,在同年7月29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的一纸“预摘牌名单”让阿里巴巴等中概股企业面临退市风险。消息一出,阿里巴巴股价应声大跌11%。
随后,阿里巴巴双重上市的计划被暂时搁置。同年11月,阿里巴巴公告称,由于需要制定一份新的员工持股计划,将不会按照原计划在2022年底完成主要上市。
这一搁就是近2年,直到2024年5月14日,阿里巴巴在2024财年业绩报告中提起:“我们一直在为香港主要上市做准备,目前预计于2024年8月底完成转化。”
2024年8月23日,阿里巴巴再次宣布,将于8月2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实现双重主要上市。
对此,丁道师表示,未来,即使(双重主体上市的)企业在美股退市,也不会影响在港股的上市地位。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不用太看美股脸色了”。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进一步分析认为,阿里巴巴将香港的地位从第二上市提升至主要上市,可能是出于降低潜在退市风险的考虑。如果阿里巴巴在美国SEC的预定退市清单上,双重主要上市能最大程度减轻这一影响,同时可能降低港股市场的风险溢价,对公司估值产生正面影响。
此外,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阿里巴巴在美国市场的市值并不高。近三年来,阿里巴巴美股市值最高位是2021年6月25日的6195亿美元,截至8月23日晚,公司市值1971亿美元,下跌了近70%。
而阿里巴巴双重主体上市也可以增加股票流动性。
投资公司“摩根士丹利”在研报中预测,阿里巴巴在完成双重主要上市转换后,很有可能被纳入港股通,最早可能在9月发生。如果阿里巴巴在8月底前完成主要上市,预计港股通的纳入将在9月4日得到确认,9月6日宣布,并于9月9日市场开盘时生效。
“摩根士丹利”还预测,在纳入港股通后,南向资金在前六个月内可能为阿里巴巴港股增加约120亿美元的增量流入。从长期来看,南向资金持股占比可能会稳定超过10%。
早在8月15日,在阿里巴巴财报会上,关于后续是否会接入港股通,阿里巴巴CFO徐宏表示,“这主要取决于不同交易所的不同流程,我们会按照具体程序来执行。”
在社交平台“小红书”上,有博主表示,(阿里)双重上市优势更明显,可以更好地吸纳全球资本、分散风险,也能让国内股民享受行业增长的红利。只不过,需要符合两地上市公司的规则,对公司的要求也会很高。但是在评论区中也有不同的声音,有网友留言认为是圈钱、割韭菜。
双重主要上市,面临双重考验
选择了“双重主要上市”,意味着阿里巴巴未来在业务和监管方面,也面临着双重考验。
今年5月14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财报显示,2024财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实现营收221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6%,调整后净利润244.2亿元,同比下滑11%;全年营收9411.68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713.32亿元,同比增长9%。
阿里巴巴旗下有六大业务集团,分别为淘天集团、云智能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菜鸟集团、本地生活集团、大文娱集团。
其中,本地生活、大文娱等至今未走出亏损困境,海外业务虽大幅增长,但亏损也在不断扩大。
首先,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营收来源淘天集团,在第四财季营收营收932.2亿元,同比增长4%,经调整EBITA净利润为385亿元,同比下滑1%。阿里巴巴称,利润下滑主要是由于用户体验(从而提高消费者留存率,并提升购买频次)以及科技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全年营收达到4348.93 亿元,同比增长5%。
本地生活方面,2024财年营收598亿元,同比增长19%;经调整EBITA亏损98.12亿元。为了改变亏损局面,本地生活的管理层在去年也发生了不少变动。
3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内部信,宣布原本地生活集团董事长兼饿了么CEO俞永福,将于阿里本财年结束时(3月31日)卸任在本地生活集团的管理职务。
俞永福卸任后,其在本地生活的职责分别由不同的人接替,两大核心业务——饿了么和高德分别设置董事长和CEO。饿了么董事长由本地生活集团CTO吴泽明接任,CEO由蜂鸟配送负责人韩鎏接任;高德董事长由总裁刘振飞接任,COO郭宁出任高德CEO。
大文娱业务方面,2024财年收入达到211.45亿元,同比增长15%,但仍没有摆脱亏损,亏损金额为15.39亿元。
云业务方面为表现相对较好的板块。2024财年实现营收1063.74亿元,同比增长3%,经调整EBITA净利润为61.21亿元,同比增长49%。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阿里云、菜鸟、盒马的三大IPO计划在过去一年均被暂缓。
2023年11月16日,阿里巴巴发布季度业绩时,针对阿里云表示,美国近期扩大对先进计算芯片出口的限制,给云智能集团的前景带来不确定性,故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可能无法按照原先的设想提升股东价值,因此决定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而是会面对不确定的环境,专注建立云智能集团可持续增长的模型。
2024年2月7日,阿里巴巴发布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并召开电话会。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在电话会议上表示,阿里巴巴不急于让菜鸟、盒马进行IPO。
海外业务方面,2022年1月,阿里巴巴任命此前被业界称为阿里“太子”的蒋凡担任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CEO,负责海外市场的开拓。
在蒋凡手上,阿里巴巴的海外业务大幅增长。2024年财年第四季度阿里国际商业营收274.48亿元,同比增长45%,全年营收1025.98亿元,同比增长46%。
海外电商业务也带动物流收入,菜鸟第四季度营收245.57亿元,同比增长30%,全财年营收同比增长28%至990.2亿元。
但大幅增长的背后是大幅投入。财报显示,阿里国际商业2024财年Q4季度亏损,从去年同期的21.7亿元扩大至40.8亿元。阿里巴巴在财报中表示,“亏损加剧的背后主要是包括对速卖通Choice和Trendyol(阿里控股的土耳其电商平台)的跨境业务的投入增加导致。”
内部未盈利的同时,海外业务还有着不小的外部竞争压力。后起之秀Shein、Temu、tiktok shop等,在海外市场同样增长迅猛。
“与2023年相比,2025年中国跨境电商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首先,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各国对跨境电商的政策和法规可能会有所调整,这将对中国的跨境电商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其次,随着竞争的加剧,中国跨境电商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应对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最后,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中国跨境电商需要更好地理解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保持其市场地位。”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表示。
各项业务亏损背后,阿里巴巴也在不断裁员。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阿里巴巴的员工总数为198162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时,还是219260人。这意味着,2024年上半年,阿里巴巴员工人数减少21098人。
此外,阿里巴巴也将面临两地监管的双重考验。沈萌表示,与“二次上市”相比,双重主要上市将受到两个上市地同样的监管,而“二次上市”是以第一上市地的监管为准,所以转为双重主要上市意味着香港也将成为阿里巴巴的主要监管区。
沈萌进一步提到,未来不排除以香港作为主要交易市场,逐步将上市架构从美国过渡到香港。美国和香港两地的投资者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所以交易偏好和模式可能有所不同。
“双重主要上市”成为新趋势
为了缓解各项危机,“双重主要上市”正在成为中概股回归香港市场的一种新趋势。
中通快递(2057.HK)、BOSS直聘(2076.HK)、百胜中国(9987.HK)、再鼎医药(9688.HK)、以及B站(9626.HK)等公司也陆续加入了“双重主要上市”的阵营。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采取了与阿里巴巴相同双重上市策略的哔哩哔哩(9626.HK),在2023年3月13日纳入港股通后,其股价在3周内的涨幅约为40%。
2024年3月4日,中通快递被纳入港股通交易的第一天,股价报收于165.4港元/股,上涨6.71%,成交4.72亿,一天市值增加84亿港元。
“阿里巴巴并不是最先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中概股,其他主要中概股都已经启动了双重主要上市的计划。”沈萌表示。
而香港似乎正在成中概股的主要“避风所”,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对于尚未回港上市的美股中概股来说,近期港交所也在不断优化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为有在美退市风险的中资企业“托底”。
张孝荣表示,在当前中概股面临的监管环境和市场情绪下,阿里巴巴的决策可能激励其他中概股公司采取相似的上市策略,增强全球市场地位和流动性。
不过,丁道师也提示到,双重主要上市不是万能灵药。本质上来说,双重主要上市只是现阶段企业应对宏观政策波动和市场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的举措,要想提升企业估值、获得更广大投资者支持,还得苦练内功,以业务破局迎接资本破局,方为长久之道。
回头来看,对阿里巴巴而言,又将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你看好阿里巴巴“双重主要上市”的选择吗?评论区聊聊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滚雪球吧 - 让财富的雪球滚起来 » 阿里巴巴决定不看美股脸色了!